我的龙排故事① | 聆听职工故事,传递榜样力量,与龙排共成长

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。在龙华排水这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中,众多劳动者各展风采、熠熠生辉,其中优秀党员们更是以担当作为和无私奉献书写着奋斗的壮丽篇章。为弘扬先进模范精神,增强员工的归属感、荣誉感,提升团队凝聚力,铸就积极奋进的企业文化,龙华排水公司工会精心策划并开展了“龙排职工讲故事”活动。此次活动聚焦各党支部的“四好党员”代表,让我们一同聆听那些发生在龙华排水的动人故事,深入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与卓越贡献,向每一份执着坚守致以崇高的敬意!

 

01 以信仰之火,燃生命之光——致敬城市血脉的守护者

 

公司领导-左小刚

 

 

《天堂向左,深圳往右》有句话:“在深圳的街头,谁不是一边拼命,一边迷茫呢?就像那在风中摇晃的树叶,不知该飘向何方”。这何尝不是当代很多人的精神写照?当我站在城市最高的楼顶,望着底下的万家灯火却心绪茫然;出差在外午夜梦回,恍惚间不知身在何处;工作勤奋豪情满怀,却总觉得难以施展;饭局上觥筹交错,人散后长街孤影。我常会追问:当物质丰裕成为常态,为何灵魂却愈发疲惫?当通讯便捷至极,为何心灵反而孤独?我们为何会常常觉得“难”、觉得“累”?

 

历史的回响给出了答案。四渡赤水的红军将士用草鞋丈量赤水河时,延安窑洞的油灯映照《论持久战》手稿时,上甘岭阵地的战士紧握钢枪时,他们从未言“难”与“累”。长征途中,红军战士翻越雪山前将棉被剪半赠百姓;上甘岭坑道里,战士以胸膛堵枪眼。这些壮举诠释着:真正的“难”,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;真正的“累”,是宁可倒下也要托起他人的担当。

 

信仰是穿透迷雾的火炬,将个体苦难淬炼成永恒光芒。1935年遵义会议的油灯下,毛泽东推演行军路线,三万红军的命运在地图上铺展。当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改写军事史,我读懂了信仰的力量——当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同频,险峻悬崖亦成通途。延安时期,杨家岭的粗瓷碗、纺车旁的军机、地图上的民心所向,都在诉说:信仰不在云端,而在挽起裤脚丈量民情的脚步里,在纺车吱呀声中思考中国命运的沉思里。

 

而今,在城市地下的脉络中,有一群人以信仰为剑,劈开黑暗中的洪流。他们就是我们公司的员工,城市血脉的守护者。当暴雨倾盆、街道成河,是他们穿着反光雨衣在风雨中穿梭,用身体筑起安全堤坝;当井盖下淤泥堆积、腐臭刺鼻,是他们俯身清掏,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疏通城市“肠道”;当泵站仪表盘数据跳动、机器轰鸣,是他们彻夜值守,用双眼盯紧每一寸水位线。他们不惧辛劳,以汗水丈量责任。他们不惧脏臭,以血肉之躯托起生命尊严。他们不惧风险,以担当筑起安全防线。

 

信仰赋予生命超越极限的韧性,让苦难开出璀璨的花。长征路上,女红军嚼树皮翻越雪山;上甘岭坑道里,战士用生命诠释“为了胜利向我开炮”。这些不是神话,而是信仰浇灌的精神丰碑。当代“敦煌女儿”樊锦诗用白发守护莫高窟;“当代愚公”黄大发绝壁凿渠。而我,作为一名排水员工,用青春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“地下长城”:我的工具包里有检测仪、有QV,更有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。

 

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,我们更需要重拾信仰的火种。这个时代的“难”,是突破技术封锁的攻坚;这个时代的“累”,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守正创新。但正如北斗卫星突破星间链路技术时的星光璀璨,正如“奋斗者”号深潜马里亚纳海沟时的波澜壮阔,当每个奋斗者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,那些曾经的“难”与“累”,终将化作照亮时代的璀璨星河。

 

让我们以信仰为舟,以实干为楫,在生命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。当暴雨再次来袭,请记得那些在地下默默坚守的身影;当城市安然入梦,请向排水井盖上跳跃的星光致敬。因为正是这些平凡的坚守,让共产党员的初心永远闪耀在人民幸福的大道上,让信仰之火,在每一寸土地上燃起生命的不灭之光!

 

02 逐梦新征程,齐心绘华章

 

华章检测公司总经理-周瑜

 

 

非常荣幸能在今年获评“四好”党员,这既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今年是华章检测公司的重要纪年,我们签下1500万营收的军令状,于我而言,这既是一个新的起点,更是一次大的考验。我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带领华章上下披荆斩棘、勇创佳绩,用实际行动为华章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,不负总公司党委的信任与重托。

 

华章检测公司自成立以来,面临团队新人多、业务能力薄弱的状况,我们如履薄冰,在荆棘中前行,在挑战中成长。从制度体系的搭建,到企业文化的培育;从党建群团工作的逐步完善,到各项业务的执行与拓展,每一步都是从无到有、从0到1,凝聚着全体员工的心血与汗水。

 

在这个过程中,大事小事杂事应接不暇,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阵地战、遭遇战和攻坚战。值得欣慰的是,在总公司领导班子的有力指导下,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,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

 

在资质荣誉方面,我们成功获取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(CMA资质)、ISO管理体系认证证书,拥有1项软件著作权及3项实用新型专利,成功加入了深圳市环境监测协会、质量协会、质量检验协会等行业组织,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国高资质申报。这些成果不仅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认可,更是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“武器”。

 

业务成果同样斐然,累计完成探地雷达检测2629.07公里,排查出334处隐患;排水管网内窥检测610.05公里,发现11918处隐患;完成1605处危险边坡的综合防治工作;开展17项水质检测业务。这些工作为龙华区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,保障了城市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。

 

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“服务至上、精益求精”理念的有力践行。每一次检测、每一份记录、每一次巡查、每一个数据、每一份报告,都承载着我们的责任与担当,是我们赢得客户信赖、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的核心所在,也是我们作为党员、作为行业从业者应坚守的职业准则。

 

当前,我们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,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。从业务层面来看,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,人员数量与业务体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,部分项目进展缓慢,影响了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。其中,资质申报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:一方面,公司现有人员中符合资质申报要求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;另一方面,受薪酬竞争力和行业激烈人才竞争的影响,团队组建进度滞后。此外,内部培训资源与资质申报所需的专项技术要求脱节,现有培训计划难以满足特种设备检测、新材料检测等新兴领域的需求,使得资质申报工作进展受阻。

 

既要正视困难,更要坚定信心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什么时候没有困难?一个一个过,年年过、年年好,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。爬坡过坎,关键是提振信心。”当前我们遇到的困难,是发展中的问题、转型中的阵痛,华章检测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,我有这个底气和信心。

 

接下来,我会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,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,搭建多元化的培训平台,优化内部培训计划,提升团队整体素质。同时,积极协调各方资源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合作,借助外部力量加速人才队伍建设,确保资质申报工作顺利推进。

 

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我们必须不断创新,拓展新的业务领域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结合当前发展形势,我们明确了三个重点业务拓展方向:在工程建筑材料检测领域,我将加大研发投入,突破技术瓶颈,拓展检测范围至大气、土壤、沉积物、噪声、海洋等多个环境领域,为客户提供一站式、全方位的检测服务。在环境检测领域,我们将聚焦管网外水污染源分析、农田环境农药残留检测、流域水质全指标分析以及新型污染物筛查监测,开展特色环境检测分析服务,满足市场对精细化、专业化检测的需求。在环境咨询领域,我们将打造“环保管家”服务模式,为客户提供污染场地调查评估、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服务,积极拓展碳排放核查核算、碳足迹认证等双碳领域业务,为客户提供全周期、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

 

方向已明,关键在于执行。接下来,我会强化时间和效率意识,科学制定长短期计划,将目标细化到每个阶段、每个项目、每个人。同时,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,在发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长远发展之路。

 

作为一名党员,我会时刻牢记初心使命,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应对检测市场下行和持续加大的安全环保压力,在工作中攻坚克难、勇挑重担。我坚信,在龙华排水公司的坚强领导下,在全体同事的团结协作下,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,实现华章检测公司2025年经营目标,以更强的韧劲、更大的拼劲、更高的干劲推动龙华排水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
 

03 青春逢盛世,奋斗正当时

 

党群工作部-甘晴

 

 

回望历史,国企始终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,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,再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,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 “稳定器”“压舱石” 的关键作用。而我们这一代国企青年,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,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,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。这是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,也是我们用奋斗铸就辉煌的时代。

 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,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。四年前,我以深职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加入龙排大家庭,当时满怀憧憬却又忐忑不安。作为职场新人,面对复杂的工作流程和专业技术,我常常感到迷茫和无措。

 

幸运的是,公司始终将青年人才培养视为重中之重,为我们精心搭建了广阔的成长平台。公司有“新入职员工座谈会”,能深入了解我们员工的所思所想;还有“新入职员工训练营”,为我们量身定制学习与成长路径。更让我感动的是,无论是过去在排水管理站还是现在在党群工作部,部门领导总是耐心指导我,传授经验,手把手教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。身边的同事们也是毫无保留,在我遇到工作难题时,会主动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,和我一起完成各项工作任务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我成功从最初的职场小白转变成一名青年工作者,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 

得益于公司的支持和培养,去年我有幸被选派参加区巡察工作。作为组里唯一一个00后,我深知这既是荣誉,更是挑战。在巡察工作期间,面对陌生的领域和繁重的任务,我主动放弃休息时间,加班加点查阅资料、梳理问题。面对海量数据和复杂要求,我也曾感到力不从心,但公司培养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支撑着我不断前行。在组内领导手把手教学下,我逐渐掌握了巡察工作的方法和技巧,学会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、从全局角度分析问题。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个人视野,更锤炼了我的政治素养,也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 

工作之余,我深知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,毅然选择了在职本科的学习之路。在平衡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,无数个加班完成工作、熬夜写论文的日子,都成了我成长路上的印记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不仅在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,还以在职本科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完成了学业。此外,我还考取了龙华区基层党务工作者中级证书。这一路的坚持与拼搏,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,奋斗不仅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进步,更能助力我们实现自我的突破与成长。

 

回顾这些年的工作,我觉得奋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它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,体现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努力中。接下来,我会继续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胸怀,以“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”的紧迫感,立足本职工作,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任务,让青春因磨砺而出彩,人生因奋斗而升华!

 

04 风雨中的坚守——排水人的初心与担当

 

民治排水管理站-宋经纬

 

 

还记得去年台风“摩羯”来袭的那个夜晚吗?凌晨两点,暴雨如注,油松河水位瞬间暴涨,民治大道万众城家具广场段积水没过膝盖,群众报警电话一个接一个。我们站的工程师刘林聪接报后紧急赶往现场,带领应急抢险班组冲进雨里,这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。他们疏通堵塞的雨水口、启动泵车抽排、帮助被困群众转移……雨水混着汗水,刘林聪的嗓子喊哑了,雨靴里灌满了水,衣服也全部湿透,但他始终没停下脚步。直到天亮险情解除,他才瘫坐在路边,笑着说:“幸好,咱们总算守住了。”

 

这样的场景,对我们排水人来说并不陌生。党支部书记易晋同志是公司公认的“四好党员”——思想好、技术好、作风好、业绩好。他总说:“排水管网是城市的‘血管’,咱们就是‘清道夫’。”为了这份责任,他带头钻研技术,创新了“井盖快速定位法”“管道机器人排查术”,还安装了连排“侧立式雨水箅子”,这些方法让排水抢险效率提升了80%。为了准确应对汛期各种突发状况,他主动整理出《民治排水管理站防汛作战图》,这成了我们站的“防汛宝典”。

 

在我们公司,像易晋、刘林聪这样的同事还有很多。整天忙着现场污水溯源的副站长吴伟吉,长期忍受痛风剧疼却坚持钻河道箱涵的队长王明召,日夜守护路面塌陷紧急抢修现场以至于忘了吃饭的老梁……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每一次深夜巡查,每一回跳进污水中清掏,每一场与风雨的赛跑,都在诠释着“坚守”二字的分量。正是这份“宁可十防九空,不可失防万一”的担当,让我们一次次在暴雨中为城市筑起了“地下长城”。

 

同志们,排水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。我们讲述的这些故事,对我们而言是荣誉,更是鞭策。我们要以“四好党员”和龙排护水卫士为榜样,把“平凡事”做出“不平凡”,用行动践行“水不退、人不撤”的誓言,共同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的平安度汛贡献力量!

 

创建时间:2025-06-09 09:13
浏览量:0
收藏
推荐阅读
官方微信公众号